筛选、称重、包装……近日,在嵩县九皋镇民达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红薯生产基地里,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过去粮食作物单一且产量少,种红薯只是为了维持生计,但现在通过特色红薯种植及育苗销售,市场效益非常好,昔日‘救命粮’成了‘摇钱树’,群众不用外出务工,在家就能致富增收。”嵩县县委组织部派驻九皋镇宋王坪村驻村第一书记杨小玉一边将称重好的红薯粉装袋,一边高兴地说。
宋王坪村是2016年的脱贫村,杨小玉自2017年10月驻村以来,通过抓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全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在帮扶单位的帮扶下,于2018年创办了占地500亩的民达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管理模式,以规模化、产业化、商品化为目标,夯实脱毒红薯繁育、脱毒红薯种植及新技术新品种脱毒推广、产品销售产业链条。
截至目前,该村22个育苗大棚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销售脱毒原种红薯苗1000万颗,销售额达150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20万元以上。据了解,红薯基地有20个育苗大棚在6月至12月的闲置时间段免费给困难群众种植反季节蔬菜,收获后村“两委”帮忙联系销售,每个大棚可帮助群众增收2000余元。
据悉,去年宋王坪村申请中国绿色食品顺利通过;宋王坪村新建的10000平方米大型红薯交易市场,能满足全镇红薯种植户交易销售产品;在周边乡镇新建品种红薯示范种植基地3个,发展脱毒原种红薯试验田种植;建成1120平方米红薯深加工车间,安装新型红薯加工设备,已全面投产,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0万元;与海南客商合作,引进红薯头二次种植项目,销售500万棵;与黑龙江客商合作,签订收购500万斤红薯梗项目,签订合同以每公斤1.2元的价格收购鲜红薯梗,红薯头和红薯梗由九皋镇附近乡镇群众进行采摘,统一收购,全面拓宽群众增收渠道。